《张艺谋访谈录》:回顾张艺谋职业生涯全貌,破解张艺谋现象背后的故事

“时代变了,进入另一个时代了,是所有人慢慢开始变,并不只是我。”导演张艺谋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张名片:艰辛曲折的北影求学之路,从摄影一跃成为“影帝”,再到执导奥运会开幕式,转型执导商业大片,张艺谋的身上充满了各种话题。

近日,由浦睿文化、岳麓书社联合出版的《张艺谋访谈录》正式面市,该书回顾和梳理了张艺谋四十年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,从当事人视角,破解持续多年的“张艺谋现象”。

《张艺谋访谈录》由“张艺谋小传”“张艺谋电影访谈录”“张艺谋奥运访谈录”三部分构成,横跨四十年,涉及张艺谋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精彩瞬间。张艺谋在书中说到,自己非常知道辩证关系,“必须在妥协中求生存,必须在妥协中有某种坚持。因为你面对的,永远是无数的困难,必须先妥协。但这种妥协也是广义的。”

比如在谈到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,现在回过头,怎样看待自己早前的作品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《黄金甲》时,张艺谋就回应说:“《英雄》是赶上了时代的变迁。今天看《英雄》呢,不管你承认不承认,它都是中国大片的一个开端,是票房大卖的一个标志。可是我当年做这个是无意识的,后来也带来我拍这种商业电影的争论。是做文化精英呢,还是做堕落英雄呢?《英雄》的这些争论现在都过去了。那是一个时代的开始,正好是这个时代让我拿《英雄》起了个头(不是我起头,也有别人起头),正好赶上了。从《英雄》以后,我倒真的是有意识地做商业片。不管《十面埋伏》还是《黄金甲》,(不管)成功不成功,但是我是有意识做的。”

张艺谋坦言,自己喜欢中国的武术、武侠,“我是天生地喜欢,我不像有些人。有些导演,他天生都不喜欢,只是要做这件事,要跟上潮流。我天生就是个武侠迷。我跟大家说,大家可能觉得我打扮自己——我中学就看这些书,我喜欢,我未来还会拍武侠片,我喜欢这种类型。”

张艺谋也直言,回过头来看,《英雄》的剧本质量、故事等方面不是很到位,没有做成所谓经典,但它是一个过程。“这十年下来,我觉得确实已经很难拿第五代过去的观念和要求来看我们这些人。不是因为我们渐渐在老去,而是因为时代在进步。我们可能生活在这个交界的地方。我总说中国会产生真正的好的商业导演、大导演。有这么好的文化来做底子,中国年轻人将来会有流行文化的领袖。”

在张艺谋看来,电影可能不仅仅是电影,它还是创作、商品、娱乐,这三样其实都沾。“这十年下来,评论界也罢,知识分子也罢,可能接受了这种多元化的定义——这实际上是个进步。”因为过去中国人评价“创作”就是“万般皆下品”,所以电影作为艺术,很高尚、很高雅,这只是一种思想意义和文化品格的定位。“到了今天,我们还有很多这样习惯性的定位。我们真的应该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电影。那么作为一个导演,在这几方面自觉和不自觉做的尝试,都可以看作是合理的。”

张艺谋说,中国电影产业正飞速提升,我们自己对主流电影的培养已经到了节骨眼上了。“我自己看电影产业,每天多少块银幕,到了十亿、二十亿,这都是数字。最重要的一条,电影是个产业的话,我们不是讲“文化”,它如果没有主流电影——所谓市场电影——它没有最大的这一块做支撑的话,《张艺谋访谈录》:回顾张艺谋职业生涯全貌,破解张艺谋现象背后的故事它的艺术就待不住了……要有强大的这块的创作队伍,不怕流俗,敢于流俗,敢于在庸俗中学习、成长。你有了自己主流产业的这一块,这才是对另类的、另外的、小众的文艺片最大的支持和保护。”

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丽妍

这家伙太懒。。。

  •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。